Saturday, November 30, 2013

關於自殺的一些隨筆

曾經在某個電子報上看過一句話,「關於死亡,我們總是想像的太多。」

鄧不利多說,不要同情死者,要悲憫還活著的人。悲憫之意易解:死亡的人,時間已然停止,但活著的人卻更需要關懷,因著此刻身陷在痛苦深淵中的,是活著的人,而非死者。但同情之意隱晦,何以說不要同情呢?

我理解的是,同情是區隔你我界線的展現,那隱含之意是我尊彼卑、我長彼消的優劣姿勢。而對於逝者,那是最不需要的一種姿態。生與死,只是僅展現於肉體而非生命、一種長時間的狀態。以生者的狀態同情逝者,便將生的狀態抬升於死的狀態之上,一旦有了區別,便會有各種情緒與價值判斷。但無論是生是死,生命便是生命,此處所指的生命並非存在於自然界中,被定義為生物的生命,而是在生於死之上,包涵所有存在狀態的存有。那無須任何評價判斷,也無關任何愛憎嗔癡。

但當然,面對死亡之時,害怕是難免的、恐懼也是難免的。我相信有超脫之人,但那畢竟少數。在這一世裡,我們終究只有一次的練習機會。但若能理解害怕和恐懼皆其來有自,我想我們終究會解脫的,也許不在生的狀態,或許是在混沌的時刻。
--
關於自殺,我曾認為這是一條生命會尋找的道路,直到現在,我仍如此認為。

而我真有權利質疑他人選擇這樣一條道路?我必須說,我真切地不認為我有權利。我不是當事人,即便我以心理師為志業,我的職責也不在為當事人的生命負責。若當事人執意選擇這條路,在法律與道德的層面上我必須阻止,但以我個人而言,就算當事人最後仍選擇死亡,我並不認為我有「立場」「阻止」,我只能、也必須給予其選擇死亡的尊重與空間。

但即便對於有自殺意圖之人,我不認為我有立場阻止,但那不代表我對欲走上絕路之人冷眼或漠視,在他選擇那樣方式結束這一世時做壁上觀。我仍有所意圖與實際作為,我想理解的是,讓眼前之人走上絕路的困境,並試圖與他一起面對與檢視。只是我並不把那樣的意圖或作為稱為阻止,當我使用「阻止」這個詞的時候,僅代表若有人在我面前有實際結束生命的動作或顯而易見的意圖時,我會想盡辦法阻擋。但當我在試著了解當事人那灰暗的主觀世界時,我並不站在與他對立的立場上阻止或截斷他的意圖,若我那樣做了,那便是意志的干擾與介入,那是帶著我自有的價值判斷、屬於我自己的部分。
--
前面我提到,我必須給予當事人選擇死亡的尊重與空間,後來我也寫了,若有人在我面前試圖自殺,我會想盡辦法阻擋。表面上這兩者看似是衝突的,但於我而言,尊重對方的選擇不代表甚麼事情都依著對方的意願進行。

我想表達的是,一旦我帶著對「自殺」這件事有所評判的立場與當事人對話、或試圖阻止當事人拋棄這樣的意圖,便很難理解當事人的主觀意識,更難以進入當事人隱微的世界。若沒有尊重和空間,便很難有所理解,當然也就更難讓當事人願意接納我們進入他的世界。
--
我對自殺並沒有道德或價值觀上的評判、對錯。我認為,每個自殺的人都背負著無與倫比的痛,那是一片見不到出口的黑與困境,這樣的恐懼和壓迫促使人會走上這條路。即便對旁人而言,那也許不是甚麼大不了的,但我相信對當事人而言,那樣的痛苦和脆弱是不容質疑的,我並不認為人有權利質疑他人的痛苦與脆弱,只要當事人認為那是個傷口,那它就的的確確是一個傷口。除去自己所有感官,讓這個傷口不再疼痛,或是在這個灰暗的世界找尋一個出口,是一個雖似乎極端、但也非不合理的想法。

只是,那是一個絕對的零、是全有全無的狀態,在此之後,所有變動都不會再有。對當事人而言,那當然是一種解脫,我們永遠不用再面對這讓自己走上這絕路的困境了。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,當事人也將自己永遠困在生命結束的那一刻,一切就在此刻畫下休止符,再沒有轉圜的空間,一點都沒有。換句話說,自殺扼殺了所有讓自己改變的機會,自此以後,一點機會都不再有。

但留下,事情會解決嗎?環境會改變嗎?對我而言,我並不認為問題會自己解決或環境會自然改變。狀態是一直擺盪著、沒有固定型態的,我們有時高潮、有時低落。我並不認為強迫自己看似正面地樂觀面對問題是所謂正向思考,我相信的是,問題是可由多個角度觀看的,雖然這並不代表會有一個所謂「解決方法」來解決這個問題,但我們能在面對問題時,不斷地嚐試新的角度來重新看待眼前這個「現象」。

換言之,問題也許並不是被解決,如果問題從來就不是問題,只是一個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現象,也許就沒有所謂「問題」和「解決」的存在。因為那所謂「問題」其實一直都在,只是我們觀看的角度不同,所給的詮釋和所見的空間也會不同。
--
對我而言,我時時提醒自己的是,在與當事人對話時,絕對別低估了滲入自己價值觀的危險性。這並非表示我不能保有自己的價值觀或當一個完全空白的人,事實上我也不認為自己有可能做到。只是過多價值觀的滲入,會阻礙我們深入對方的位置。進入當事人的架構,就必須理解當事人的各種價值觀和規條。

而再說一次的話是,如果沒有尊重與空間,不會有所謂理解的產生的。

斷簡殘篇之一

咬著墨鏡引領時尚的那些人,懂得用流行來提醒你與主流的脫節,但他們卻總是把流行丟在走道旁的花車裡等待下次的清倉拍賣。「被你們追上的,便不是時尚。」他們在落地窗的辦公室裏,看著底下螞蟻般的人群說著。

(為防止腦細胞的損害,以上文字將於三秒鐘後自行強制消除,沒有可存入記憶的選項。1、2、3、逼逼...!)
--
以前寫的文字之一。以前還真是會胡說八道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