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anuary 13, 2014

鴨鴨


人,可比這鴨複雜多了。我想,那也許就是牠得以讓人為之瘋狂的原因吧?無論有再多狗屁倒灶的事,這淺黃色的鴨鴨總不會讓誰失望,只是一如繼往地回以輕淺傻氣的微笑。
--
▲1/11, 2014。基隆港。

Friday, January 3, 2014

紀念李泰祥老師


剛跨完年的一月二號,李泰祥老師過世了。我想他一定是回到遙遠的地方,繼續唱歌、寫音樂吧。

李泰祥老師的作品中,我最喜愛的不是橄欖樹、歡顏這些經典民歌,而是一張很具華人情懷的電視原聲帶「京華煙雲」。

我所謂的華人情懷不是揚琴、胡琴、五聲音階等等像迪士尼花木蘭、末代皇帝開場曲、或是新年節慶聽到的那種,聽起來很「東方風味」的音樂。「京華煙雲」的配樂寫的是無論在哪個時代背景之下,所謂「華人」這個群體的應對、思維、底藴與特質。

但最讓我驚訝的是,一直到很後來,我才知道李泰祥老師是阿美族的原住民,而非我一直想像的,那種穿長袍馬褂、儒雅溫文的書生。那時我驚覺老師的音樂是超越民族、無分界線的,但我不會說那是老師受到華人文化的感召云云,這種說法太過華人本位了。從音樂以及老師在唱片內文案的描寫,我想他找到且感同身受的是「精神」,或者可以說是「靈魂」吧。那與文化的表象不同,是身為人所共有的部分,只是每個人偏重的點、思維皆不是那麼類似罷了。

雖然京華煙雲一直是經典電視劇之一,但對我而言,它的音樂是比影像更打動人的。李泰祥老師的配樂作品不少,但受限於流傳度,這一類的作品一向較不若經典民歌那麼備受關注,真希望哪天有個李泰祥老師配樂的紀念音樂會啊。

ps. 洛伊爾懷斯電影音樂頻道「京華煙雲」這是我接觸「京華煙雲」這作品的地方,很深入且動人的介紹,推薦一讀。

Thursday, January 2, 2014

紀念Wojciech Kilar


來自波蘭的電影配樂家Wojciech Kilar,在2013年的12月29號過世了,享年81歲。

Kilar是我第一位接觸的歐陸配樂家,那張作品是優雅又神秘,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的The Ninth Gate/第九封印(正式上映時譯名換成很爛的「鬼上門」)。

也許是因為背景的緣故,Kilar的音樂許多都帶著濃厚的東歐風格,聽起來有別於美國的明亮或西歐的優雅,是稍帶著點悲戚的浪漫,彷彿籠上一層黑色面紗、垂著眼簾的貴婦人。

感謝Kilar曾帶來過的美妙。我一邊聽著The Ninth Gate,一邊這麼想著。
--
ps. 我在批踢踢以及一些討論區所使用的ID,便是借了這位大師的名字。

ただいま


「ただいま。」
「お帰りなさい。」
--
走上這曾試圖塗成琴鍵般的樓梯,紅樓往右,往左便是家門了。
常見小貓在這出沒,見到我偶爾會打聲招呼,而我也輕聲回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