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April 30, 2009

艷陽下的巡行-祇園祭

身為一個喜愛熱鬧慶典的民族的千年古都,京都的一年裡,有大半時間都在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祭典裡度過。而夏天的重頭戲,大概也是京都最有名的祭典,則非祇園祭莫屬。

在京都本地,祇園祭和時代祭、葵祭合稱鼎足,也與大阪天神祭和東京神田祭,合稱日本三大祭事。祇園祭的日程幾乎橫跨整個七月,長達一個月之久,但最主要的部分則集中在10號至17號,尤其是17號的山鉾巡行,是整個祭典的最高潮。

祇園祭的起源可追溯到西元896年(清和天皇貞觀十一年)。當時天下大興瘟疫,死者日增,神官以六十六隻矛(代表當時日本的六十六國)立於京都各街角、並送神輿於神泉苑以祭神除疫,爾後隨著年代的發展,祭典逐漸擴大規模,變成今日的盛況。
--
出發前,得知旅程中碰上山鉾巡行的日子,便計畫去湊熱鬧。本想直接住在京都,但也許是因為祭典的緣故,京都一帶早已尋無空房,才讓我們的旅程出現住難波跑京都的不順路狀況。

七月17,到日本的第二天,我們一早便從難波出發,在梅田換阪急電鐵往京都前進。從終點河原町站出來,黑壓壓的人頭擠滿了河原町通與四条通的兩側。山鉾巡行早已開始了,雖然一直想往四条河原町的路口前進,不過越往路口擠人就越多。這個路口是觀賞山鉾巡行的最佳地點,山鉾從四條通西側過來,會在這裡左轉九十度往河原町通續行。要讓這麼高大的東西轉彎,可是十分費功夫的。

山鉾其實就是輿車,有點像是神轎的神車,大型的是「鉾」,小型的則稱「山」。這些輿車只有在祇園祭這個月才會完整現身,平常日子裡則是拆散保存的。「山」跟「鉾」其實很好分辨,「山」的高度矮,有點像是神轎,過往是抬著走的,現在則裝了車輪,讓人推著走。

▲山車

「鉾」的規模則大的多,在河原町站內拿到的介紹上寫,上面插著長矛的「鉾」,總高度可有8公尺呢。鉾車體積龐大,不像山車可以直接推著走,它的行進靠的是前面的「曳子」,拉著兩條連接鉾車的粗繩索前行。要讓這麼大的東西轉彎甚是費力,卻也是人潮多聚集在四条河原町路口的原因。每當鉾車轉彎時,就是一場華麗的表演。眾曳子在樂隊「祇園囃子」和車前的舞扇者「音頭取」的指揮下,又拖又拉地把鉾車轉了九十度,全程需耗費近十分鐘的時間。雖然揮汗如雨,但曳子們滿足專注的神情,透露的是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和驕傲,也體現了協力合作的重要,畢竟如果沒有眾人協調配合,這大傢伙可是不會乖乖聽話的。也許這才是祇園祭最大的價值,不只是有形的文化財保存,更重要的,是能喚起在地居民對傳統的堅持與驕傲、以及眾人凝聚一心的無形價值。

▲拉著「雞鉾」的曳子

不同於山車上只裝飾著人形的「御神體」和朱大傘等物,鉾車上可坐了不少人。坐在鉾的正中央,穿著正式華麗,頂著一張大白臉的,是大約十來歲的男童「稚兒」。這些精挑細選,在巡行中擔任重要角色的孩童們,在祭典前必須離家接受嚴格訓練,能被選上為稚兒,對當地居民來說,必是一無上的榮耀。

▲「雞鉾」上的人們:稚兒、囃子、音頭取

在車前的兩位舞扇者稱「音頭取」,負責指揮鉾行進及轉彎的節奏,坐在鉾上兩側的則是「祇園囃子」,囃子是樂隊,祇園囃子則專指祇園祭裡的樂隊,負責在巡行時演奏古樂。屋頂上坐著「屋根方」,隨時注意車頂上的長矛和周邊的電線。

這些山鉾的車身週圍,都裝潢的十分華麗,除了燦爛的飾物,有些尚覆著織工精細的錦幔。每座山鉾的名字都有個故事,多是表現禮義道德或古代偉人的。有些名字的典故是從中國而來,例如「雞鉾」之名,便源於堯之時,於朝立諫鼓,使天下百姓得以諫言,但因四方安泰,諫鼓無用,便生苔且棲雞的傳說。

▲前導旗,「雞鉾」即將登場

▲「雞鉾」現身!

▲「鉾」在四条河原町路口轉彎,這可是個浩大工程

山鉾巡行是熱鬧但也嚴肅的。有時候我會訝異,訝異這已有千年歷史的祭典仍能牽動現世居民的心。巡行當天,坐在鉾上的稚兒和穿著傳統服裝、在大人身邊打轉的孩童們也許提供了答案。那不是被刻意保護而留存的,它存於這個城市的肌理,和這個城市一起成長、呼吸、改變。就像大甲媽祖每年的遶境活動一樣,那不是一個需要刻意保護的物事,任何刻意的保存皆只是再次強調其早已遠離民眾生活的現實。它依賴我們這些與它一起生存於這塊土地上的人,視其為生活的一部份,以及全心的對待和參與。就像掛在山鉾上的西洋掛毯,那絕非自祭典初始即存有,但當它進入我們的生活,我們會吸納、改變、並將它轉化,自我們獨有的方式存於生活中,依賴我們而存的祭典,也是一樣的。

▲傳承

只是那時的我,還不甚明瞭。巡行那天,萬頭鑽動的人群和燥熱的天氣讓我不耐,我們並沒有看完整個巡行,中途便離開往奈良而去。也許哪天,我會再訪祇園祭,那時,我定要穿上浴衣,在巡行前兩天的宵山和前夜祭,去看夜晚打燈的山鉾、然後在路邊抓金魚。

ps. 資料來源為「京都一年/林文月 著/三民書局出版」及祇園祭官方網站

No comments: